目前,全市普通货物运输车辆达500辆,然而货运企业却只有3家,且每家拥有车辆仅10辆左右。胡显斌说,由于主体是个体运输业主,因此在他们身上就存在着劣势,这主要包括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经营和法制意识等方面。
“单车经营的企业谈不上网络运输和信息化运输,也谈不上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效率和服务只能维持在较低水平上。”胡显斌表示,大量法制意识不强的、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业户进入运输市场,导致了市场的过度进入,具体表现为生产的低效率、运输的低价格和从业者的低素质,因而产生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最后结果。
“因此,要根治超限超载运输,必须严格市场准入关口,加强对运输市场的经济和社会管制。”对于这一点,胡显斌表示,这应当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运输管理的发展方向。
■治超样本
高坪矿山企业家家有磅秤
“你的车超载1.6吨,先去卸载了再来过磅。”昨日,在高坪镇磊鑫采石场,负责给车辆称重的张师傅十分忙碌,因为每一趟出车的车辆都要经过至少两次的过磅称重,在达到允许的吨位后才开票放行,“只有拿到这张核载了吨位的票据后,车主才能够结账。”而和磊鑫采石场一样,高坪镇的9家矿石场合3家采砂场也已基本设立了出场磅秤,所有出场车辆均在允许的承载范围内。
据高坪镇治超办主任林明中介绍,治超新政实施以后,高坪镇立即派员24小时进驻源头企业,开展车辆载货监督,并要求所有企业都安装了地磅设备,防止超载出场现象的发生。林明中的话也得到了市运管所副所长胡文勇的证实,他介绍说,通过这两天的检查情况来看,荷石公路上的超载现象明显改善,恶性超载基本没有。
■力度延伸
浏阳将联合周边县市治超
源头治超开展以来,浏阳源头企业的货运行业超限超载现象基本消失,但仍有市民不断反映在镇头跃龙等地,每当夜幕降临就会有大量超载车辆通行,而经执法部门调查,这些超载车辆多是醴陵过境车辆。而这样的现象并非存在这一个地方,在澄潭江、文家市,来自江西的超载过境车辆也摸黑上路,逃避打击。
为加大对过境车辆超限超载现象的打击力度,市治超办正在研讨一项措施。“这些过境车辆都是来自周边县市,以江西上高县、上栗县、萍乡市以及株洲醴陵的过境车辆居多。”市治超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上高县去年开发建设了一个陶瓷工业园,过境超载车辆明显增多,为逃避打击,这些车辆一般停驻在某个地方,到傍晚时分结队冲卡。而这一超载行为,并非浏阳单方面开展源头治超工作就能治理到位的,需要周边县市联合开展治超行动。
“我们准备向省公路局请求协调,召开一次周边县市治超工作联席会议,并制定联合治超规章,长期坚持下去。”该负责人介绍,只要周边县市也能和浏阳一样,卡死源头,不让超载车辆上路,浏阳这边治理超载工作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小。
除此之外,浏阳还酝酿组织市内供货方、收货方及货运车主,建立三方共约自律治超畅运机制,并要求签订承诺责任书,确保供货方不发超载车、货运车主不开超载车、收货方不收超载货。而从本月开始,源头治超责任倒查机制也将正式启动。
文章共2页 第2/2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