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钟榕华报道 “销售网络没有路串联起来,物流跟不上,是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存在的一个问题。”台南县玉井乡农会总干事黄澄清对记者说。
昨天下午,在海峡两岸(厦门)农产品产销论坛的配套活动———扩大两岸农产品销售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两岸农业界人士、学者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
黄澄清说,目前台湾水果在大陆的销售网络有待进一步改进,配套的物流体系也需跟上。他还说,祖国大陆是台湾水果的最佳目标市场,厦门与台湾的地理位置很近,便于台湾水果在短时间内运入,现在问题主要卡在台湾当局,台湾水果输运大陆还要经第三地海上绕道,海上时间长、费用高,水果新鲜度受影响,所以希望能够尽快实现“三通”直航。
谈到台湾水果的销售问题,黄澄清指出,台湾水果进一步打响在大陆的知名度,就要采取展销会、研讨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还要构建顺畅的销售渠道,这些的成本都很高,而台果的利润低、风险高,不是小型的贸易商所能承受的。
台湾嘉义大学园艺学系李堂察教授也称,台湾果商以组团方式来大陆设立贸易网点是较可行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王玉国、赵亮则从物流保鲜、配送环节衔接等角度来看台湾水果行销大陆存在的问题。
赵亮对记者说,台湾水果在大陆的售价高,其中部分原因就是海运要转第三地,冷藏保鲜占了其很大的成本,使得台湾水果在大陆的售价高于岛内两倍,甚至5至6倍。台湾水果的新鲜度直接影响了其品质,在目前这种运输条件下,如何加快物流配送速度,加强环节衔接,提高保鲜技术,是两岸水果产销业人士共同面临的问题。
此外,为因应日后台湾水果输往大陆的数量进一步增长,有必要提前考虑两岸植物检疫与农产品标准的协调一致问题,未雨绸缪地解决通关便利与严格检疫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