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物流信息        企业名录        产品展示        供求信息        物流社区
物流信息 > 正文
天气预报
·04月11日:未来三..
·04月10日:全国主..
·04月10日:未来三..
·04月09日:全国主..
·03月23日:未来三..
·03月22日:全国主..
·03月21日:未来三..
·03月20日:全国主..
·03月20日:未来三..
·03月19日:全国主..
路况预报
·路况:京津冀晋鲁..
·路况:京津冀晋鲁..
·河北山西等5省部..
·大雾致京津冀晋辽..
·关于“昊华能源”..
·2011年中秋节期间..
·2011年北京铁人三..
·京承高速公路怀柔..
·怀昌路禁止核定载..
·海淀区北四环路施..
物流热点
·依利达包装器材有..
·《北京市道路运输..
·海关总署令第164..
·鑫海达物流: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
·鑫展望物流 北京..
·道路货运代理及货..
·港口规划管理规定
·8月1日起 “京联..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喜讯:京联公司喜..
·陕西省治理公路超..
·北京市全面贯彻《..
·专业货箱维修
·[江西]吉安四位一..
常晓村司长就《流通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文章来源:商务部 新闻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7/9/4 15:22:00
 

近日,商务部发布了《流通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常晓村司长就《规划》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您谈谈《规划》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规划》出台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具体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9号)和《国内贸易“十一五”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精神。二是适应流通业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规范市场秩序,引导消费安全,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支撑作用的需要。

  “十五”期间,随着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流通标准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行业标准化意识不断提高,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标准结构有所改善,管理与服务质量标准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标准对流通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初步显现。在流通业结构调整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流通标准化仍存在缺乏系统科学的标准体系、标准结构矛盾突出、标准化技术组织机构建设缓慢、标准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流通标准对流通业发展的重点及全局性工作的有力支持。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流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流通产业的新起点,更应是流通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精神,适应流通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流通标准体系和科学促进机制,指导行业有计划、有重点地制订和实施流通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化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已成为流通领域标准化的重点。《规划》作为流通领域第一个标准化发展规划,是编制和实施流通业标准年度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文件。《规划》的颁布与实施,将加快流通技术的转化进程,提升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有效引导流通企业提供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进一步促进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的完善。

  二、《规划》作为商务部首发的流通标准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依据《规划》安排,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建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系统科学、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流通标准体系和科学促进机制;完成批发与零售、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流通加工及流通基础设施等领域300项重要标准的制修订。最终全面改善流通标准实施与监督环境。

  《规划》通过三维结构图和系列矩形框架图描述了流通标准体系。流通标准体系三维结构图,直观描述了流通标准所涉及的领域和管理门类:零售与批发、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流通加工及基础设施设备6大领域,每个领域对应市场建设与管理、现代流通技术、消费安全、资源综合利用4个管理门类;按标准的内容将标准归纳为基础、管理、质量、方法、产品5个标准类别。通过流通标准体系系列矩形框架图,对6大重点领域又细分为商品验货及售后服务、农畜产品流通、消费品流通、生产资料流通、商贸物流、住宿餐饮、洗染沐浴、流通技术与分析方法、商用机械等30个子体系,对重点领域的子体系进行了标准细分,并按拟制定的标准的性质、行业类别和隶属关系,分别对应了标准框架的不同层次和位置。

  流通标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体系多行业、多领域、多业态的技术集成。在市场形态上涉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在商品形式上涉及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在行业上涉及零售与批发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等,在组织形式上涉及连锁经营和特许经营等。

  二是流通标准体系具有统一性,每个子体系既相对独立,又互有共通。既设立了流通通用基础、基础设施设备等共性子体系;又将零售与批发、商贸服务、生产性服务、居民服务和流通加工作为相对独立的子体系,以反映不同行业及业态发展的特殊性。

  三是流通标准体系及各子体系具有开放性。随着流通的持续发展,流通方式的不断创新,流通科技的不断进步,流通标准化工作也要相应完善,以适应服务消费、活跃流通和引导生产的发展需求。

  三、“十一五”期间流通标准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十一五”期间流通标准主要有四方面任务:

  一是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提升市场功能,培育市场品牌,规范市场秩序,信用升级及良好行为规范等相关标准的制修订速度。

  围绕此项任务,《规划》将商业流通基础设施分类、小商品分类指南、金属材料现货市场开业技术条件、百货店分等定级规范、家电类专业卖场经营规范、商贸企业信用管理技术规范等列入重点标准项目。

  二是跟踪国际服务业标准发展趋势,制定一批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公共与居民生活服务业的相关质量规范以及评价标准。

  围绕此项任务,《规划》将住宿业态分类、餐饮业态分类、社区商业综合服务规范、摄影企业服务规范系列标准、茶馆业经营服务规范、沐浴水质、足浴经营技术要求等标准列入重点标准项目。

  三是完善流通领域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在标准化实施中的作用,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标准化实施和监督机制。

  四是加强流通领域标准宣传推广和咨询工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示范和辐射效应,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流通标准化推广和服务体系。

  四、商务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规划》的实施?

  一是将着重完善流通标准化工作规范和激励机制,推动重点标准的出台。逐步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各级标准化组织为核心,各种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标准化工作制度。

  二是继续积极争取财政和质监部门的支持,加大对流通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稳定和扩大标准化人才队伍,引导紧缺资源向重点工作领域倾斜,从根本上保障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流通标准化工作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荐标准化工作人员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构的活动。积极借鉴、引进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适用标准,提高国际标准采标率。

  四是积极培育高素质的流通标准化队伍。加强流通标准专业知识培训,逐步培育一支以各专业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为主的标准研究与制修订队伍。

  五是强化流通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建立由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标准化实施和监督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展采标和达标活动,发挥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在标准化实施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标准化推广和服务体系。

  相关新闻
   ·道路货运代理及货运辅助业经营规范   (2010/8/19)
   ·《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9/12/22)
   ·普通货物和特种货物运输规定   (2009/12/1)
   ·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   (2009/4/24)
   ·港口规划管理规定   (2008/8/19)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2008/8/19)
   ·奥运道路货物运输保障公共服务窗口开通   (2008/7/11)
   ·关于发布交通行业标准营运货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   (2008/6/18)
   ·关于公布《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试行)》的通..   (2008/6/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交通部..   (2007/11/13)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版权所有:北京平谷国际陆港 技术支持:北京马坊物流口岸管理办公室 京ICP证 050097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07-201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to:service@56sino.com QQ:1262439176 传真:62666655
电话:010-6727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