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合作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上,港口规划与建设、港口市场监管、港口安全与环保、港口信息与培训4个合作工作组宣告成立,至此长三角港口间的合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上世纪90年代,长三角地区港口建设相对停滞,导致进入新世纪以后,港口运力不足与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的矛盾凸显,货物滞港现象严重。于是,一股港口建设热潮在长三角地区掀起,并延续至今。
如今以上海为首,长江沿江港口为身,浙江、江苏的沿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一体两翼”的格局已经成形。长三角港口群的腾飞正为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港口的大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竞争。上海港和宁波港,一个将目标直指世界一流大港,一个力争进入世界港口前三甲。它们之间隔着一个窄窄的杭州湾,共用海域,共用国际航道,竞争的战火一触即发。
河海大学港口专家严以新教授说:“现在的情况是,国际船运公司组成的航运联盟议价能力大大提高,我们的港口如果出现‘窝里斗’,那么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长三角的港口要抱成团,合作才能共赢。”河海大学运输与物流工程研究所所长封学军认为,只有以港口群的一体化态势来应对航运联盟,才能避免价格上的相互倾轧,改善港口内耗。
事实上,港口间的合作整合已经开始。长三角港口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各港口联动发展。“错位竞争、合作共赢”已成为各大港口的共识。
“南京港作为长江航运的重要中转基地,将以物流业发展和腹地经济为依托,寻求同上海、宁波港的合作。”南京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助理张小琴说。
宁波港口管理局副局长孙时光则表示,宁波港本来就是构建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与上海港的合作绝对大于竞争。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在建设的洋口港,其规划中明确以石化、能源、冶金等产业为主导。洋口港开发建设前线指挥部副总指挥周建飞说:“通过这种形式的错位竞争,是对航运中心的一种补充。”
文章共2页 第1/2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