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经市政府批准成立,是《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中确立的三大物流基地中重点建设的试点基地,也是北京市唯一的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的物流基地,我市唯一的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2003年被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命名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 2003 、2004 连续两年被列为市政府60项重点工程。
——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优势
——产业氛围优势
——战略发展优势
——基础设施优势
——人才与服务优势
——政策优势

机构设置

|
“全市唯一航空物流枢纽”
2002年2月,北京市第一部物流规划——《北京市商业物流发展规划(2002-2010年)》,确定建设包括空港物流基地在内的三大现代化物流基地,作为北京市物流产业体系的核心。
北京空港物流基地位于首都机场北侧,定位于我市唯一的航空—公路国际货运枢纽型物流基地。
2002年6月,北京空港物流基地被市政府列为市级开发区。
2002年“设立机构,开始创业历程”
2002处7月,顺义区政府批准成立北京顺义空港物流基地管理委员会和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开发中心。王海臣同志被任命为管委会主任、开发中心总经理。 凭借120万元启动经费,空港物流基地租用马家营工业大院,组建由招商经营部、规划建设部、投资服务部、财务部和办公室构成的运营团队,开始创业历程。
2002年“围绕奋斗目标,营造企业文化”
2002年7月,时任顺义区委书记孙政才同志视察基地,为基地制定了“一年一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上台阶,五年成一流”的总体奋斗目标。 围绕总体目标,物流基地首先营造企业文化。 目标:建设国际一流的物流基地 口号:快速、便捷、高效 行动: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 理念:延伸为企业服务的内容无止境
拓展为企业服务的范围无界限
2002年“专业规划、科学分区”
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忘我工作,在成立之后的短短5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一期(顺平路以北1.55平方公里)土地从项目选址到立项批复的全部手续,在三大物流基地中进展最快。
鉴于当时首都机场扩建规划方案未定,首期开发范围被确定为顺平路以北(红框内)1.55平方公里。
“物流基地锋芒初显”
成立仅半年时间,物流基地就与8家企业签约,总投资12.7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