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的孤注一掷并非头脑发热。他很清楚,对于张默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更换物流供应商具有很大风险。目前,李宗所在的公司已经实现了与张默企业的系统对接,张默部门的员工只需要点击鼠标下单,所有订单就会转化成文本,由李宗的手下进行接单、配送、跟踪、反馈等一系列工作。如果临时更换供应商,张默所在的公司必须重新开始磨合新的伙伴,极有可能发生短期内订单不到位的情况。
左右权衡之后,张默暂时同意了李宗的涨价要求。
反击
在物流行业,不同的客户往往会签订不同的合同。比如张默所在公司往往是“一揽子买卖”,即把全国的物流配送统一外包给物流供应商,每年按照约定好的价格结算。另外一些货主公司会确定好线路、货量、发货频率,与物流公司签订某条线路的零担报价。
张默反思后,发现李宗所在的物流公司有“独权”倾向,制约了企业的话语权。他决定开始“削藩”行动,在业内开始公开询价,把一些重要线路的配送工作交给了单独的供应商。这些物流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架构灵活、价格便宜,不会轻易提出涨价。
在听到风声后,李宗感觉到了危机,他主动找到张默,表示为了显示长期合作的诚意,自动将涨价幅度降低到4%。一场涨价风波就这样不了了之。
但张默心里很清楚,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据悉,整个物流行业的平均利润不足10%,其中燃油成本占据着总成本的20%以上。随着成品油价格的不断上调,整个物流行业的利润被大幅侵蚀,涨价势在必行。广州物流协会秘书长张强公开表示,协会正全力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最终全线涨价将不可避免”。
“当市场普遍涨价时,货主企业无法再用替换供应商的法宝来回避成本。那时,我们只能动脑筋如何将物流环节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这一着险棋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张默神色黯然。
应对
高物价、低利率刺激企业融资
商品价格上涨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营运资本来支持库存水平。另一方面,物价上涨意味着未来的融资成本上升;而原材料价格高企,刺激原材料厂商的投资欲望,从而增加融资。此外,目前较低的利率水平也是一个刺激因素。
因此在这种趋势下,不少公司加大了短期、长期债券的发行力度,以跟上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步伐。据统计,2004年全球农业、纸浆和造纸、煤炭和铁矿业的债券发行量位于12年高点,石油、天然气勘探行业的债券发行量也很高。
文章共2页 第2/2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