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激情和梦想,2008北京奥运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奥运物流需求庞大
在短短17天时间内,要将来自全世界200多个参赛国和地区的上百万运动员、各国代表成员、媒体记者、工作服务人员、观众,将超过100多万件自备比赛器材进行汇集、运送、安置,对于国内的物流承受力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这些人的一日三餐及旅游休闲带来的巨大个性化生活需求,使得奥运会还是一个物资高消耗的活动,大量生活物资和垃圾需要运输、回收。从赛事筹备到进行阶段,再到比赛结束的回收阶段,贯穿着大量的物资运输、储存和流动需求,奥运物流活动实施得顺利,才能支撑这场世界范围内盛会的成功举办。
第三方物流契机
从近几届奥运会物流的成功经验来看,各国奥运物流管理部门都合理划分了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的范围。如悉尼奥运会的物流管理部门只负责奥运物流主要仓库的仓储管理和配送业务,其它物流业务则外包给了第三方物流公司。雅典奥组委将主要仓库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自身不参与具体的物流业务,通过签定详细明确的协议,对奥运物流起到协调、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奥运会是特有的短期行为,将一些需要高度专门技术来完成的奥运物流活动拿出来外包,借助专业物流公司的力量可以保证物流运转的高效,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投入。
面对即将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跨国物流巨鳄瞄准了北京奥运物流市场,以中外运为首的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奋力争取借助参与北京奥运的契机推进自身的发展。延续现代奥运物流的成功经验,北京奥组委综合考虑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实力和实施经验后,将整个赛事所涉及物流的方案和实施活动,全部外包给了国际第三方物流巨头UPS。
根据目前北京的物流规划及国内物流企业现有的水平,国际物流巨头介入2008年奥运物流市场不可避免。奥运会是短暂的,但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第三方物流的魅力已经在北京奥运筹办的过程中尽显出来,北京奥运引爆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将给与国内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借助信息化管理提升竞争力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一方面是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给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是2008北京奥运经济引发的第三方物流热潮,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最好的时光已经到来。把握时机,在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两方面历练企业的竞争力才是当务之急。新技术使得物流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和经济性服务于客户,进而节省人力和物力潜心打造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而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本身就是一套在计算机运作下,使得管理和业务流程规范化的平台。
文章共2页 第1/2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