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同时了解到,在铁道部的统一组织下,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设计制造工作也在中国南车集团全面启动,这将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拥有涵盖时速200公里至350公里动车组系列产品。
多元融资体制需细化
京沪高铁项目预算之巨,使其融资方式吸引了来自各方关注的目光。铁道部曾表示,京沪高铁建设资金将按照“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吸纳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及国外投资,构建多元投资主体,拓展多种投资渠道”的融资方式进行。
对此,周民良进一步分析道,2005年,国家出台了在铁路建设上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的政策,京沪高铁的融资,可以视为这一政策在具体建设实践上的延伸。
实际上,京沪高铁的建设成本为1300亿~1400亿元之间,相当于目前全国铁路建设两年多的投资,很难完全依靠国家投资来完成,而在现阶段,京沪高铁也已具备多元融资的显示基础:如沿途经过三大直辖市和济南、南京等省会城市,相对发达的经济、密集的人口等,构成充足的客源,对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同时,京沪高铁的多元化融资体制,也符合整体改革的要求;此外,高速铁路运能大、速度快、准点性强、安全性好、能耗低、污染轻、占地少、效益高等特点,也使投资高速铁路可以获取较好的商业回报,这也是近年来高速铁路逐步在许多国家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与此同时,根据现在披露的信息,以及目前我国铁路部门的改革现状,要吸引投资者进入京沪高铁,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
周民良举了一个例子。近年来,铁路并非没有吸引外资与民资,在金温铁路、迁曹铁路建设中,先后有港资和民资进入,但这些企业最后却都退出了。
这个例子告诉人们,如果项目运营过程中生成一些预料不到的投资风险,极有可能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京沪高铁能否保障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将成为是否能实现市场化融资目标的关键。具体而言,要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京沪高铁的管理制度必须规范化,必须形成完善的公司章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财产与收益和重大事件的信息披露制度、自由进入与退出制度、同股同权同利制度等,这样才能成功实现多元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