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物流信息        企业名录        产品展示        供求信息        物流社区
物流信息 > 正文
天气预报
·04月11日:未来三..
·04月10日:全国主..
·04月10日:未来三..
·04月09日:全国主..
·03月23日:未来三..
·03月22日:全国主..
·03月21日:未来三..
·03月20日:全国主..
·03月20日:未来三..
·03月19日:全国主..
路况预报
·路况:京津冀晋鲁..
·路况:京津冀晋鲁..
·河北山西等5省部..
·大雾致京津冀晋辽..
·关于“昊华能源”..
·2011年中秋节期间..
·2011年北京铁人三..
·京承高速公路怀柔..
·怀昌路禁止核定载..
·海淀区北四环路施..
物流热点
·依利达包装器材有..
·《北京市道路运输..
·海关总署令第164..
·鑫海达物流: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
·鑫展望物流 北京..
·道路货运代理及货..
·港口规划管理规定
·8月1日起 “京联..
·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喜讯:京联公司喜..
·陕西省治理公路超..
·北京市全面贯彻《..
·专业货箱维修
·[江西]吉安四位一..
京沪高铁“激活”效应“通行证”迟发源于审慎

文章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发布时间:2007/10/23 11:26:00
 

 事实上,对京沪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各方已等待了很久。

200710月中旬,准备10年之久、总预算超过1000亿元的京沪高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通过,这意味着,该项目即将投入正式施工。到2010年,一条长达1318公里、运行时速300公里、将北京与上海直达时间缩短至5个小时的巨型高速钢铁长龙将横空出世。

  京沪高铁报告获批中国铁路全面驶入“高速时代”

  “通行证”迟发源于审慎

  20063月,国家发改委即发布公告,批准京沪高速铁路项目立项并开始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组建京沪高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负责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当时,很多媒体乐观地预测,该项目年内即可破土动工。

  然而,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京沪高铁却迟迟未有下文,京沪高铁到底在等什么?

  国家发改委权威人士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事实上,该项目去年就已完成了途经地域的防洪评价、地震灾害评价,并将“环评报告”上报给国家环保总局、“用地预审报告”上报给国土资源部,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这一“东风”。

  可行性报告未能如媒体预测那样在2006年年内获批,源于主管部门对这一总预算超过千亿元大项目的审慎态度。

  国家发改委权威人士指出,去年8月,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开始对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进行评估。经长时间研究,目前京沪高铁已在防震、防洪、抗噪音污染等多方面设立了明确的预案,同时对高额投资也有了初步的投融资计划,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筹备组。

  上述充足准备之后,“可行性报告”获批便水到渠成。

  去年3月京沪高铁立项之初,国家发改委交通司司长王庆云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曾指出,以此为标志,接下来的五年将是我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期。而铁路现代化建设,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客货运分离,改善运输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民良表示,目前的京沪线不仅运输密度大,而且客货混流,运输安全、卫生及调度方面都有一定困难。京沪高铁项目建成,可以将目前的客货混运线路改成货运专线,形成客货分流的格局,增强运输方式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载运效率,客货运输的功能都会因此改善。此外,高铁与民航之间会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有助于铁路与民航业两个方面提高效率。


文章共4页    第1/4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新闻
   ·昆山海关首试“无纸化通关”   (2012/10/10)
   ·物流行业的前景陷入迷途 如何拯救?   (2011/11/15)
   ·物联网或从物流业突破   (2011/7/19)
   ·物流成本热的冷思考   (2011/6/27)
   ·新疆乌鲁木齐新版货运车辆禁行时间及路段正式实施   (2011/6/3)
   ·高速公路网“十二五”建成   (2011/5/27)
   ·降低物流成本要治标更要治本   (2011/5/23)
   ·公路运输面临生死大考   (2011/5/17)
   ·浙江:宁波将扩大双重甩挂运输试点   (2011/5/6)
   ·广西境内所有收费公路免费放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   (2011/5/3)

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版权所有:北京平谷国际陆港 技术支持:北京马坊物流口岸管理办公室 京ICP证 050097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付款方式 | 使用帮助
Copyright 2007-201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ailto:service@56sino.com QQ:1262439176 传真:62666655
电话:010-67275566